昨天,医药电商叮当健康港交所正式上市,每股定价12港元。截至昨日收盘,叮当健康平收,总市值161亿港元。
医药电商早已成为医药零售行业的必争之地。以“28分钟配送到家”的O2O(线上到线下的电子商务模式)模式起家的叮当健康,成为行业为数不多成功突围的选手。不过,医药电商赛道内仍强手林立,随着同城物流巨头的纷纷入局,同行竞争日益激烈。
“28分钟配送”跑赢同行
叮当健康前身即为叮当快药,成立于2014年。旗下拥有“仁和”“妇炎洁”“闪亮”等多个知名药物品牌的仁和集团创始人杨文龙二次创业,瞄准空白推出“叮当快药”,直接承诺“28分钟送药上门”。凭借一个“快”字,叮当快药超过业内许多同行许诺的“1小时配送”,成功走进公众视野,一战成名。
国内医药电商主要分为B2B(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)、B2C(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)、O2O等模式。目前,叮当健康主营业务来自“送药”。从营业收入来看,叮当健康的增长速度可观,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84.6%。招股书显示,2018年至2021年,叮当健康的总收入分别为5.8亿元、12.8亿元、22.3亿元、36.8亿元。在经营表现上,叮当智慧药房成为亮点。
不过,其他医药O2O玩家并未扛过2015年前后的“寒冬”,当年的药给力、药快好等均已黯然离场。2013年,有超过30家平台着力发展医药O2O业务。2016年,过半数的平台停运或转型,如今仍在运营的更是屈指可数。“买药是低频需求,但对配送速度却要求很高。想要及时配送时间、地点都分散的订单,必须投入巨大的物流成本。”资深互联网营销人士王超表示,这些挑战让许多平台就此倒下。
自营模式是把双刃剑
作为医药O2O浪潮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,叮当快药能成功突围的关键在于及时转型。早期的叮当快药采取的是互联网轻模式,平台通过线上烧钱获取用户,由线下实体药房提供服务。杨文龙从2016年转型布局线下业务,开始自营模式,自建药品配送系统和配送团队。截至2022年3月31日,叮当健康已建立351个智慧药房,覆盖北上广深等17座城市,拥有2600多名骑手。
但“重资产”的自建仓储门店、自建配送团队意味着需要更高的前期投入。更高的成本支出,也使得叮当健康“增收不增利”。记者统计发现,2018年至2021年,叮当健康的净亏损金额分别达1.03亿元、2.74亿元、9.20亿元和15.99亿元,4年累计净亏损近30亿元。
记者注意到,叮当健康总营业成本逐年上升,公司线上流量获取成本也持续攀升。从2018年至2021年,叮当健康自营平台注册用户从1590万增至3300万,年复合增长率为27.6%。但同期平均用户获取成本从5.9元增至18.2元。2022年一季度,获客成本已增至18.4元。“这意味着,烧钱获客的边际效率已越来越低,想要在未来搏出一片天地,叮当健康需要从供应链或品类上寻求新的突破。”王超说。
O2O行业竞争白热化
据智慧芽预测,中国医药电商和在线问诊的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分别达到1.2万亿元及4070亿元。叮当健康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企业内部,外部市场环境中同行的竞争也愈演愈烈。
2016年,京东大药房和阿里健康大药房相继上线。截至2021年12月31日,京东大药房“自营药品冷链”已经覆盖全国超过200个城市,使用了京东物流全国范围内19个药品仓库和超过400个非药品仓库,80%的自营药品订单实现次日达,年度活跃用户数量已达到1.23亿。阿里健康大药房也一路直追。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的12个月内,阿里健康的配送网络已经覆盖17地29仓,自营药品次日达配送服务量占比达76%,线上自营店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.1亿。
同时,叮当健康不仅要与美团、饿了么旗下的药品配送服务直接竞争,自身也依赖上述平台的业务支撑。截至2022年,叮当健康通过第三方线上平台销售的产品占比达到72.6%,自营平台仅有27.4%,且第三方平台的销售毛利率为34.8%,高于自营平台的毛利率26.7%。
9月1日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《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》,对网售处方药等问题给出了明确说法,网售处方药获许可,第三方线上平台也未限制参与药品销售。“虽然行业竞争加剧,但网售处方药法规的落地,对于已有成熟用户群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无疑是利好。”王超说。(本报记者 袁璐)